做溫室大棚有什么特別的注意事項嗎?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6-06-12瀏覽次數:0次
溫室大棚,是用來在不適合植物生長的季節栽培植物的設施。溫室大棚的基本特點是能透光,可以保溫,這樣才能夠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溫室大棚的種類很多,根據材料以及外形加溫條件等的不同分為:玻璃溫室、塑料溫室大棚;單棟溫室、連棟溫室;單屋面溫室、雙屋面溫室;加溫溫室、不加溫溫室等。按照溫室的功能不同可以分為種植溫室,養殖溫室,觀賞溫室,商業溫室等?,F在最經常提到的多是蔬菜溫室大棚。 拓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員提出 在溫室大棚的建設中應該注意的幾個方面: 一、加強溫室大棚的保溫 溫室大棚中儲存熱量的主要是地面,三面墻體和后坡。因此為了提高溫室大棚的保溫性能,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為了便于提高土溫,建造半地下式畦面。在建造大棚的時候,室內畦面建造成低于室外地面30~40厘米,這樣室內的土溫降低比室外慢,保溫作用較好。 2、加強溫室大棚墻體和后坡的厚度。實踐證明,要想抵御冬季的災害性天氣,溫室土墻體底寬應達2米,上寬應達1.5米,呈一梯形。若砌磚墻,厚度應不少于1.2米,即內50厘米為吸熱層,中空80厘米,內填打成捆的麥秸,作為隔熱層,外18厘米作為防寒層。冬季后墻外還應再靠30厘米厚的玉米秸。 3、設置溫室大棚后坡仰角 一般情況下,后坡都是面朝北。后坡仰角建成45度左右,可以增強后坡的受光蓄熱能力。增強保溫性。 二、提高溫室的可利用面積 溫室大棚的投入一般都比較高,那么怎樣使投入小,利潤高呢?適當的增加跨度和厚度,只要增加一小部分投入,卻可以使室內面積擴大許多。比如,對于100米長,10米寬的溫室大棚來說,溫室向南延伸1米的話,可以利用的面積就會增加11%。而脊高只需增高20厘米即可達到比較理想的屋面角。增加溫室大棚的長度也是減少投入、擴大種植面積的一種辦法。更主要的是室內空間增大后,溫度變化平穩,尤其是夜間降溫速度慢。 三、溫室大棚的薄膜覆蓋面要保護好 白天接受日光照射,受溫面積最大的是薄膜覆蓋面,夜間最大的散熱面也是薄膜覆蓋面。因為薄膜覆蓋面得面積較大,所以薄膜覆蓋面的保溫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做好薄膜覆蓋面的保護工作。 拱棚建造誤區及改進措施 因為拱棚的土地利用率高,建造簡單,于是很多原來種植露天菜的菜農開始建造拱棚。但是很多菜農在建造拱棚時多存在一些誤區,如:拱棚內的所有立柱都垂直于地面、棚面平直、拱棚兩側無擋水墻等。那么針對這些誤區菜農應該如何改進呢?在這里拓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介紹一些方法,希望對菜農有所幫助。 改拱棚兩側及兩頭立柱垂直埋設為傾斜埋設 菜農在設置拱棚立柱時,習慣將拱棚內所有的立柱垂直埋設,拱棚在遇到大風時,棚體被風一吹,就會發生傾斜,嚴重時導致立柱斷裂,拱棚倒塌。實踐證明,采用傾斜埋設立柱的拱棚,其抗壓能力能得到顯著提高。所以菜農在決定建造拱棚時,應將拱棚最中間的一排立柱垂直埋設,而對于拱棚兩側的其它立柱,則應采取傾斜的方式埋設。以南北向建造的拱棚為例,如果建造拱棚時所需的立柱排數為奇數,則應將拱棚最中間的一排立柱垂直設置,而對于緊靠中間立柱東側的立柱,菜農則應讓其向東側傾斜,并且立柱的傾斜角度越向外越大。但菜農也要注意,棚最外側立柱的傾斜角度以不超過2度為宜。而對于拱棚中間立柱西側的立柱,在埋設時則要注意向西傾斜,并且傾斜的角度要與東側的立柱對稱。而對于拱棚南北兩頭的立柱,也應稍稍向外傾斜設置。當這些立柱使用竹竿將其連成一體后,其相互之間的支撐能力增強,能大大提高拱棚的抗風、抗壓能力。經過這樣的改進后,如遇到西風時,大棚西側的立柱因為向西側傾斜,對風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拱棚就不會再發生被風吹斜的現象。 拱棚棚面易拱不宜平 很多種植拱棚的菜農都有這樣感受,那就是如果拱棚棚面較平,不僅會影響棚面的采光,導致棚內的提溫速度較慢,并且在放風時也不宜將棚內的濕熱空氣排出棚外,不便于通風。所以菜農在建造拱棚時應注意適當增加拱棚的拱度,以增強棚面的采光性及通風性。 像菜農建造跨度在15米左右的大棚,一般要求使用7組立柱,如果拱棚中間最高的立柱高度為3.8米,那么相鄰的第二組立柱高度在3.2米,第三組立柱高度在2.5米,邊柱高度在1.6米為宜,同時立柱埋設的深度在40厘米左右即可,且中間一組立柱距離第二組立柱的距離為2.7米,第二組立柱與第三組立柱的間距為2.5米,第三組立柱與邊柱的距離在2.3米為宜,經過這樣建造的拱棚,就能達到較為理想的拱度。 拱棚的拱度增大后,當遇到大雪天氣時,雪能夠很好地從棚膜上滑下,從而保證拱棚不被壓塌。同時當拱棚的拱度增大后,棚內的濕熱空氣在上升時能夠更快地被排出棚外,從而有利于拱棚內溫度的控制。 拱棚兩側應設擋水墻 菜農在建造拱棚時,因為拱棚與拱棚之間的間距大多不足一米,非常小,這樣在遇到大雨天氣時,雨水就會在兩拱棚之間聚集,因為沒有擋水墻,拱棚內外兩側的地面高度相同,雨水就容易流進棚內,出現灌棚情況,影響棚內蔬菜的生長,嚴重的還會導致棚內蔬菜出現大面積死棵。拓新農業科技人員提醒因此菜農在建棚時還應該在拱棚的兩側設置低矮的擋水墻。 一般來說,擋水墻設置的高度以高出地平面15~20厘米即可。菜農在設置擋水墻時,可以設置在拱棚邊柱的內側,菜農可從拱棚與拱棚之間的空隙間取土(這樣還有助于在拱棚間形成排水溝,便于雨水的排出)。然后菜農再將棚膜最下沿壓在擋水墻的外側,即可起到很好的防雨效果。